(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日前,某地人社部門開展了一場線上直播活動,吸引了數千人在線觀看。活動中,人社部門通過抖音直播的方式,為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提供政策講解、求職方法、崗位建議等職業指導服務。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網絡直播、短視頻等新興傳播平臺興起。越來越多群眾喜歡通過線上直播等便捷的方式咨詢、了解各類政策。以往,職業指導大都由高校、社會組織等集中在臨近畢業季的時間開展。基層人社部門的職業指導服務,受限于人力、物力等條件,只能向部分重點群體提供。借助互聯網平臺和信息技術,人社部門可以化被動為主動,為群眾提供更加精準貼心的職業指導服務,提高求職者的就業能力。筆者認為,基層人社部門開展職業指導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注重“政府+市場”合力,建強導師隊伍。在提供職業指導服務時,導師是必不可少的。一名好導師,可以讓群眾在輕松歡快的氛圍中,獲取個性化政策講解、職業規劃、求職建議等內容。建立建強導師隊伍,既要內部挖潛,從人社系統內部挖掘長期從事公共就業服務工作、熟練掌握就業創業政策的專業人員;又要向外借力,面向企事業單位、高校、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社會團體,挑選從事職業指導服務、人力資源研究工作的專家或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熟悉地方就業工作情況的管理人員。
加強“線上+線下”聯動,提升工作質效。堅持有的放矢開展職業指導服務,定期走訪調研,掌握當地企業用工用才需求、勞動者求職訴求,建立高頻政策、求職技巧、職場規劃等職業指導服務清單。同時,廣泛通過公共招聘網、公眾號、微信群、QQ群、現場直播等多種渠道發布服務清單,讓有需求的群眾隨時隨地自主“點單”,享受政策咨詢、崗位推薦、就業指導等服務。要突出重點群體幫扶,如在零工市場開設職業指導工作室,現場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量身開展指導。
推動“政策+服務”協同,促進就業穩定。人社部門開展職業指導的目的在于幫助群眾實現就業,促進區域就業形勢保持穩定。要注重效果導向,加強政策與服務協同,在開展職業指導的同
時,及時根據服務對象特點,針對性推薦就業崗位;對有技能培訓需求的勞動者,充分發揮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政策作用,開展免費技能培訓,拓寬就業渠道;對有創業意愿的勞動者,及時提供創業培訓,引導他們熟悉創業政策、企業管理、資金管理等知識,為創業賦能添力。
基層職業指導大有可為。通過加強職業指導特別是開展“云端”指導,及時為有需求的群眾提供精準貼心的公共就業服務,能夠幫助群眾走好就業路,有力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