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回購作為上市公司回報投資者方式之一,歷來被市場視作一劑“強心針”。近日,披露回購預案、實施回購的上市公司增多,其中有不少回購堪稱“大手筆”。數據顯示,截至10月13日,9月以來已有101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股票回購預案。從進度來看,14家已獲股東大會通過、20家正實施中,另外有3家已完成回購。
(資料圖)
業內認為,上市公司回購體現出產業資本對公司價值的認可,有利于提振投資者信心?;刭徆煞菰谖磥磉m機用于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的,有利于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促進公司長期健康發展。
有的上市公司回購方案剛獲股東大會通過,便火速開啟回購。10月10日,中際旭創剛公告表示董事會及監事會已審議通過回購議案,用于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或員工持股計劃,回購資金總額為3億元-6億元,回購股份價格不超過40元/股。僅隔一日,中際旭創就公告稱,已通過回購專用賬戶回購3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0.0474%,支付的總金額為1008.53萬元。
與此同時,有不少上市公司的回購堪稱“大手筆”。9月16日,海康威視公告稱,公司擬用自有資金20億元-25億元,以不超過40元/股的價格回購公司股票。實際上,自7月份以來,榮盛石化、美的集團、中聯重科、萬科A等上市公司回購均已超過1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順豐控股于9月初剛完成近20億元的回購。9月22日,基于對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高度認可,順豐控股再度推出上限20億元的回購方案,將在未來12個月內以自有資金在二級市場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回購公司股票。
為何日前眾多上市公司回購股票? “市場波動導致部分上市公司被低估,無法充分體現公司長期投資價值和良好資產質量,為了增強投資者的信心,有的上市公司就選擇通過‘真金白銀’進行回購?!辟Y深注冊會計師謝宗博表示,市值低于內在價值并非上市公司回購唯一的因素,也有部分上市公司會考慮在經營增速階段放緩時回購,以穩定市場預期、傳遞未來發展信心。
在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盤和林看來,今年以來不少上市公司股價處于低位,回購股份可以提振市場信心。同時,部分公司回購股票擬用于股權激勵計劃或員工持股計劃,有利于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取得更好的經營業績。
“回購對公司市場價值提升效果明顯,特別是采取回購股份注銷形式的、以市值管理為目的的回購,是直接回報股東的一種方式。”方正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策略分析師燕翔表示,從歷史經驗來看,低估值公司在回購預案發布后超額收益明顯,公司回購金額占總市值比例與超額收益正相關,并且公司回購對股價長期存在支撐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今年上市公司公布的回購方案中,用于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的占比超過一半。從過往實施情況,有的上市公司出現以較高價格回購股票,卻以較低價格甚至“0元”受讓給公司高管或員工行為,這一舉措可能會影響到股東的信心。
9月30日,通源石油披露《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草案)》,本期員工持股計劃擬受讓的股份總數不超過290萬股,受讓價格為1元/股,股份來源為回購股份,回購時最低成交價為4.3元/股。由受讓股價大幅低于回購均價及股票市價,且未設定任何業績考核指標等,10月11日通源石油收到深交所的關注函。自員工持股計劃披露以來,通源石油股價一直不溫不火。
業內人士表示,以股權激勵為目的的回購,最終由于操作方式不同,反而可能無法有效激發投資者熱情。又比如,回購數量、金額較小或回購計劃無法履行的,也容易被市場解讀為“噱頭”,投資者應該防止“忽悠式”回購。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曾公開表示,要真正發揮好股份回購的積極作用,就必須大力推動A股市場回購規模增長,并配備成熟的法律與制度保障。比如,健全回購規則體系,細化股份回購適用條件,禁止盲目回購情形;完善股份回購法律體系,提升監管引導,強化信息披露,加強違法懲戒,進一步提高內幕交易、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成本。
關鍵詞: 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