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國僑網3月4日電 據中國駐瑞典大使館微信公眾號消息,3月3日,中國駐瑞典大使崔愛民會見部分華人科學家,介紹中國科技發展的成就,聽取對推進中瑞科技合作的意見,探討加強雙邊科技交流活動的舉措。科技參贊丁明勤、教育參贊黃立瓊等參加。
崔愛民指出,科學技術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近十年來,中國加快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已經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全球創新指數排名迅速上升到第11位。2022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2.8萬億元,研發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提高到2.44%。量子信息、干細胞等若干重點領域取得重要突破,天宮開辟了有人常住空間站時代,深海技術裝備功能化、普系化,北斗實現全球組網、運營,C919實現市場化運營。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顯著提升,區域創新能力和協同成為新增長極,科技人才隊伍繼續擴大,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中瑞政府間科技創新合作機制持續推進,政策對話交流不斷深化,學術界合作意愿積極,科研、人員交流、企業園區等合作成效顯著。中瑞科技創新合作為推動中瑞雙邊關系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崔愛民強調,華人科學家是瑞典科技界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促進雙邊合作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隊伍。長期以來,華人科學家通過學術交流和項目合作等,積極推動雙邊科研機構、園區、企業的對接,促進了中瑞科研合作和人員交流。希望華人科學家多向瑞典社會介紹中國科技發展情況和中瑞科學家為世界科技發展做出的貢獻,更好發揮橋梁作用,增進理解、增強互信,推動科技合作,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
科學家們表示,近年來中國科技發展與進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加強國際間的科技交流合作對應對當前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推動全球范圍平衡發展有著積極而重要的作用。愿努力促進雙邊科研機構合作、學術交流和人員互訪,為中瑞科技進步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