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深汕管理局印發《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2022年度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以下簡稱《供地計劃》)。根據《供地計劃》,2022年度深汕特別合作區計劃供應國有建設用地505公頃,其中,產業用地370公頃,民生設施用地60公頃,居住用地供應73.5公頃,商服用地供應1公頃。
據悉,目前,深汕特別合作區正著力打造“平方公里級”高品質產業空間和“百萬平方米級”高標準產業用房供給“兩類空間”,建設深汕智造城和深汕灣機器人集聚區“兩大園區”,突出汽車城產業主鏈,打造深圳超大產業承載地。深汕特別合作區2022年度建設用地供應計劃中,產業用地類型供應規模最大,約占總體土地供應計劃的73%。《供地計劃》指出,要加大土地收儲力度,產業用地出讓要達到凈地標準,強力推進“招大引優”工作,引進龍頭企業,保障深汕特別合作區優質產業落地建設,加快鵝埠片區、鲘門高鐵北片區產業集聚初具規模,重點推動汽車城產業主鏈項目選址工作及后續用地保障。
排在深汕特別合作區土地供應規模第二位的是居住用地,2022年度計劃供應居住用地73.5公頃,其中商品住房用地45公頃,公共住房用地28.5公頃。《供地計劃》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住房供應目標,優化調整增量住房結構,完善住房用地供應機制,充分調動市場主體積極性,引導市場主體參與深汕特別合作區公共住房建設,有序保障公共住房用地,合理增加商品住房用地。
在民生設施方面,本年度深汕特別合作區計劃供應產業用地60公頃,推動民生設施均衡發展,加快補齊公共服務設施短板,有序推進公共服務設施及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配套設施建設、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根據《供地計劃》,深汕特別合作區2022年度國有建設用地項目土地供應庫涉及項目179個,其中民生設施項目占共95個,總面積達1278.85公頃,無論是項目數量還是用地面積都是最多,體現了深汕特別合作區未來幾年補齊城市基礎設施配套短板的力度。列入民生項目庫中的中醫院、深圳中學高中園、深圳市第二高級中學深汕實驗學校、深汕大道擴建提升工程等項目落地建設后,將有力提升深汕特別合作區教育、醫療、文體、交通等民生事業發展水平,為實現“民生七有”的目標提供有力支撐。(記者 王森 通訊員 深汕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