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報告,企業的“第二張財報”,它描繪了單一財務成績之外,企業對環境的影響,對社會責任的擔當,與員工、供應商、用戶之間的關系管理,展示企業更多的“柔性面”。但同時監管層對ESG要求將越來越“硬性”,近日港交所強制要求上市與擬上市企業披露ESG相關信息,滬深交易所正研究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指引,ESG建設可謂大勢所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當不動產步入新周期,ESG作為衡量“企業長期發展價值”的綜合指標被提至空前位置,也激發著各界新思考、新想法。鳳凰網風財訊ESG頻道“2023《企業新公民》ESG系列策劃”特邀企業代表和領域專家分享真知灼見,共襄可持續發展思潮。
(來源:鳳凰網風財訊ESG頻道 作者:王婷婷)
中國建筑與建造碳排放占全國碳排放的比重達到50.9%。相應的,遍布于城市的各類建筑,成為了城市實現低碳排放、低污染、低影響的重要載體,也是踐行“雙碳”目標的關鍵落點。
設計與規劃則是建筑推行與落實綠色低碳的起點。
1946年成立的奧雅納目前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專業最齊全的工程顧問機構之一。在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基建工程、城市規劃、建筑設計等服務,是全球工程領域的頭部企業。
奧雅納是“鳥巢”、“水立方”、上海世博會、香港中環廣場等中國地標的設計者之一,也是這些項目實踐綠色低碳的推動者。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奧雅納具有發言權。
由此,鳳凰網風財訊專訪了奧雅納董事、內地負責人陳志強,從工程服務者的專業視角解讀企業在ESG探索中,如何切實踐行綠色低碳;生態環保的文化創意街區以下為采訪實錄:
鳳凰網風財訊:為何房企應該推進ESG建設?
奧雅納陳志強: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發布,加快了房地產業ESG轉型的步伐。我們可以把可持續發展目標視為是整個產業乃至社會的發展方向。
房地產業的產業鏈覆蓋面非常大,關聯的企業眾多且業態豐富,也關聯了其他產業排放,例如鋼鐵制造、城市電網等,從而形成了個綿密且巨大的利益共享網絡。因此,房企的ESG轉型就如同產業中的風向標,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需要通過整個房地產/建筑行業的共同努力。
ESG 是一種關注企業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績效的投資理念和企業評價標準,我們認為它的長期目標是引導企業采取相應的可持續戰略和規劃,在幫助企業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時,在行業和宏觀層面上實現對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ESG也是房地產實踐可持續發展的重點。站在流程角度,建筑設計及工程行業提出相應的理念及解決方案,進而帶動整個房地產業的ESG轉型,是一個先驅的角色。
可持續發展是奧雅納設計的核心,我們運用數字化科技與創新解決方案助力推動行業的低碳綠色轉型,提供建筑低碳一體化解決方案。從實踐來看,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監測、碳計算,到多專業整合,的確能有效降低隱含碳及運營碳的排放;持續的理論研究、技術創新,以及數字化科技來優化建筑工程中的每個環節,也能更好促進建筑運營階段的減碳工作,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
鳳凰網風財訊:企業應該如何真正將ESG融入日常經營活動之中?
奧雅納陳志強:
積極推廣應用ESG理念對于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企業在日常經營管理和主營業務的發展中,需要定期檢視目前的現狀、優勢和潛在風險,關注ESG帶來的發展機會,及時調整企業ESG發展戰略,最終促進可持續發展,實現綠色轉型。
ESG是從企業自身角度出發,幫助企業能夠更明確有效呼應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解決方案。
鳳凰網風財訊:企業如何平衡ESG治理成本與利潤、規模?
奧雅納陳志強:
房企為了達到低碳的目標,需要在隱含碳及運營碳兩個方向著手。
建筑隱含碳指的是在建造、翻新和維修、及最終拆除和處理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碳排放,而運營碳則是在建成之后建筑本身運營使用能源時所產生的碳排放。
對房企而言,前期投入的成本的確是提高了,但從整個建筑生命周期來看,前期設置的降低運營碳的措施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減碳的同時大幅降低傳統能耗,運營成本整體下降。
所以,企業在進行ESG轉型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初投資和運維費用之間的平衡關系。
此外ESG在建筑運維管理方面更傾向于對環境數據管理的標準化,包括數據的實時性、可靠性和可溯源性,這些舉措能更進一步改善和優化物業管理,從而達到增加經營利潤和成本管控的目的。
近年來,奧雅納受外資商業集團委托,為一批既有建筑提供了環境和能源審計服務,對用能單位能源利用情況進行定量分析,對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消耗水平、經濟效益和環境效果進行監測、診斷和評價。通過這些業務,我們發現,中國企業有巨大節能潛力,更好的節能調適和改造建議能夠切實幫助他們加快提質增效、綠色發展。
鳳凰網風財訊:您感受到中國企業對綠色低碳的認知有何變化?
奧雅納陳志強:
以前可能不少客戶不太理解建筑其實是一個長期的項目,它不是建成即可,建成后的運維也影響其可持續發展。但現在很多客戶開始意識到,原來整個建筑也是有一個全生命周期的,從施工到運維,想要達到綠色低碳需要全方位發力,也需要前期在規劃階段就有這方面意識和設計。所以我們能體會到現在企業會對低碳提出更多、更綜合的需求,我們也會整合各方面專業能力,幫助客戶達到節能減排的目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