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低空經濟開放政策與新消費需求的雙重驅動下,跳傘這一極限運動在中國多地升溫。尤其是在夏季,跳傘體驗迎來高峰期,在千米高空體驗自由落體的極致刺激,正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解壓、尋求自我突破的新選擇。
7月,在浙江杭州一跳傘基地,跳傘教練帶著游客體驗跳傘。肖健 攝
從上海專程趕來杭州跳傘的體驗者陳光東說:“跳傘一直是我非常想要完成的挑戰。在天上飛翔的那一刻,我感覺煩惱和壓力都拋之腦后了。從高空俯瞰大地,這種美也非常有沖擊力。”
“現在的年輕人生活工作節奏快,也越來越看重情緒消費。相較于其他運動,從云端‘降落’的刺激感是無與倫比的。”杭州千島湖新路跳傘基地經理人劉露介紹,該基地暑期高峰日均體驗者達20余人。
在業內看來,隨著多年發展,無論在專業教練培養、設備安全性能還是運營流程管理上,跳傘行業都日趨完善,這讓消費者對跳傘運動逐步建立起一定信任感。
“我是2018年開始做跳傘體驗師的。幾年前,國內的跳傘教練幾乎還都是外國人,本土教練數量很少。”王家晨稱,近年來越來越多有戶外經驗的年輕人走上了這一新興崗位,有效緩解了早期專業人才供給緊張的局面,其收入也隨著跳傘運動興起水漲船高。
跳傘運動還帶動了相關產業鏈的繁榮,從跳傘裝備的生產到專業培訓課程的開設,再到圍繞低空旅游打造的綜合服務項目,這一新興領域展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
7月,在浙江杭州一跳傘基地,游客排隊登機準備跳傘。肖健 攝
據中國民航局預測,2025年中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2035年有望至3.5萬億元。低空旅游作為低空經濟在旅游領域的創新性應用,為游客帶來了全新的旅游體驗。
在浙江,多地結合本地特色資源,開發獨具吸引力的低空旅游產品。在浙江寧波寧海縣永和天空飛行公園,游客在專業教練的帶領下,駕駛著滑翔傘穿梭于山間。在浙江舟山東極鎮廟子湖島,打“飛的”觀光旅游成為游客熱門之選。在杭州西溪濕地,熱氣球觀光是常年排隊的人氣項目。
業內人士指出,低空旅游熱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新鮮感的追求,也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在政策支持與市場需求的共同推動下,低空旅游有望在未來幾年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但要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差異化偏好,各地還需結合當地資源稟賦、運用虛擬現實技術,逐步豐富旅游產品供給,讓全方位服務覆蓋更多人群。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