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上午,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零工市場內,外出務工的王秀寧在老鄉推薦下來此辦理入住手續,零工市場低廉的食宿價格和多方位貼心的公共就業服務吸引著周邊務工人員入住。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影
中國網訊(記者 董寧)就業是民生之本,針對零工就業“信息散、保障弱、轉型難”等問題,鄂爾多斯市以零工市場建設為載體,不斷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搭建用工“暖心橋”,規范零工市場管理,完善用工“一條龍”精準服務,努力拓展大齡和就業困難人員增收致富途徑,讓他們都能在城市的發展中獲得實實在在的收入,都能感受到暖城、暖民、暖心的城市溫度。
伊金霍洛旗就業和社會保險事業中心副高級經濟師張建雄介紹,該市場于202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總占地23000㎡,設有管理辦公室、勞動監察室、招用工綜合業務大廳、文娛室和集體餐廳、共享廚房、健康驛站、愛心驛站、住宿房間等,為求職和招聘人員提供一日三餐及住宿補貼;聯合旗總工會建成農牧民工之家,設室內外棋牌室各一處、室外健身運動場所一處。配套完善了淋浴室、免費WiFi、停車場、休息等候區、職業介紹大廳、技能培訓實訓基地等服務功能設施。
5月28日,王永宏在零工市場的免費理發中心理發,作為“老住戶”,他對市場內的各項福利輕車熟路。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影
王永宏到鄂爾多斯市務工已經八年多了,2022年入住零工市場后便未離開。“我跟愛人每年4月到11月都住在這里。以前在勞務市場旁邊住宿,每人每天最便宜20元,現在住這里才5元,還是夫妻房。”王永宏說。他今年48歲,老家田地不多,便把地包出去出門務工。輾轉多地,從18年來到鄂爾多斯。
“選擇在鄂爾多斯務工,不是因為工資更高、活更多,而是感覺當地政府特別注重保障我們務工人員的權益。”王永宏說,有一次他被老板拖欠3000多塊工資,撥打12333勞動保障監察部門熱線后,工作人員馬上加他微信,要了欠條照片,兩天后老板就把錢轉了過來。
5月28日,農牧民工法律宣傳講座在伊金霍洛旗零工市場舉行。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影
在人社部門指導下,除了食宿、生活權益保障之外,伊金霍洛旗零工市場還注重務工人員勞動維權咨詢、法律知識普及、職業介紹、崗位信息收集發布、技能培訓信息發布等工作。
5月28日,潘玉喬展示知識問答獎品。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影
在法律知識問答比賽中收獲頗豐的潘玉喬和記者分享他的獲勝秘訣:“零工市場經常有法律知識培訓,只要經常參加,就能了解這些信息,外出務工懂得這些法律知識和維權方法,出門更踏實了。”
5月28日,師軍停在零工市場大院里的巨大展示屏幕前尋找用工信息。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影
木工師傅師軍停經老鄉介紹住進零工市場,兩個多月的生活讓他感到十分適應:“來這里跟到了家一樣,有食堂、超市和醫務室,最重要的是還有各種招工信息。”
伊金霍洛旗就業和社會保險事業中心主任任光榮介紹,零工市場電子顯示屏和線上小程序實時發布更新家政服務、裝修搬運、臨時用工等超30類崗位信息和工人求職信息;設立職業指導專區,為零工人員提供從求職登記到權益保障的全流程服務;免費開設各類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助力零工勞動者向技工轉型;部分零工市場升級打造“零工之家”,提供低價食宿、共享廚房、法律咨詢等暖心服務。目前,全市已建成零工市場11個,實現9個旗區全覆蓋,年服務靈活就業超4萬人次,真正成為零工群體家門口的“就業港灣”。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