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8月28日訊 (記者 李文靜 實習記者 孟婭琦 通訊員 張發東)在醫學領域,腫瘤治療是一場時間與生命的賽跑,更是一段醫者與患者攜手對抗病魔的征程。山東省第一康復醫院腫瘤·胸外科不僅見證了無數患者的痛苦掙扎,更點亮了他們生命的希望之光。作為醫院腫瘤·胸外科主任,楊汶川以精湛的醫術、前沿的理念和細致的人文關懷,為患者托起生命的希望。
精湛醫術,締造生命奇跡
【資料圖】
15歲的少年小祺(化名)因進食后上腹部撐脹不適就醫,影像學檢查發現其脾臟有一個直徑達13厘米的巨大囊腫。當地醫生告知其父母:“脾囊腫持續增大可能危及生命,且已壓迫左腎,可能導致左腎功能喪失,必須盡快切除脾臟。”這一診斷讓小祺父母陷入深深的憂慮。
經多方咨詢,他們來到山東省第一康復醫院腫瘤·胸外科(腫瘤微創診療中心)。經過詳細會診,醫療團隊排除了寄生蟲囊腫的可能,并通過超聲評估確認了安全的穿刺路徑。隨后,團隊為小祺實施了超聲引導下脾囊腫介入治療:精準引流囊液2000余毫升,徹底沖洗囊腔后注入硬化劑聚桂醇。術后復查顯示囊腔基本消失,脾臟得以保留。
在這里,這樣的治愈病例還有很多——比如遼寧的罕見組織增生癥患兒、新疆的左小腿血管畸形少年……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在這里找到了生命的轉機。
長期從事臨床一線工作,楊汶川主任對于肺癌、食管癌、賁門癌、縱隔腫瘤的診治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在疑難肺癌的手術和綜合治療方面亦有較為深入的研究。十余年如一日,楊汶川在堅持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也在不斷精進醫療技術。近年來致力于以胸腔鏡為主的微創手術治療,熟練開展胸腔鏡下肺葉、肺段切除、聯合亞段切除、全肺切除術以及縱隔腫瘤切除、全胸腺切除、胸腹腔鏡聯合下食管癌切除等手術,并開創了醫院肺結節多學科診療門診。截至目前,他已累計開展各類穿刺、介入、硬化注射及手術10000余例,并帶領團隊成功開展了肺癌介入治療、食管癌支架置入、超聲引導腫瘤活檢、心包穿刺置管、血管畸形介入栓塞等十余項新技術,贏得了患者的廣泛信賴。
仁心行醫,書寫醫患溫情
2004年從醫至今,楊汶川始終奮戰在腫瘤·胸外科科一線。他勤學不輟,多次赴國內知名醫院進修,在診療中秉持嚴謹態度,努力確保每位患者得到精準治療。
醫者仁心,濟世為民。自2012年起,楊汶川便主動通過互聯網平臺為全國各地的患者答疑解惑。“不僅白天看診,晚上還抽時間登錄各類平臺回復患者的問題。很多患者對病情不了解,或者對就醫選擇感到迷茫,我都會耐心解答,并給予科學、可行的建議。”如今,他已建立了數十個微信群,患者們在群內分享經驗、互勉前行,讓求醫之路充滿溫暖。
“做一名溫暖的醫生,視患者如親友。”這一信念貫穿于他的行醫日常。憑借精湛醫術與人文關懷的融合,楊汶川贏得了患者的廣泛信賴。近年來,來自20多個省市的患者專程前來就診,其中血管瘤患者超500人;僅一年時間,他接診的患者就超過3000人次,充分展現了其專業影響力與醫者擔當。
精益求精,普惠優質醫療
“真沒想到,在家門口的醫院就能遇到這么優秀的專家,省去了前往大城市求醫的奔波,真是太方便了!”患者張欣的感嘆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
為讓患者就近享受優質醫療,在楊汶川的推動下,醫院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解放軍總醫院、上海第九人民醫院等知名醫療機構建立合作,定期邀請權威專家坐診、手術,并開展遠程會診。這一舉措不僅惠及患者,也為醫護人員搭建了學習提升的平臺。目前,科室擁有9名專業醫師,開放床位50張,年門診量近萬人次。此外,醫院設立的腫瘤康復專科成功獲評“山東省臨床精品特色專科”,進一步提升了綜合診療能力。
在山東省第一康復醫院腫瘤·胸外科,沒有浮夸的承諾,只有全力以赴的堅守,這里不輕言奇跡,卻用專業與溫暖詮釋著生命的韌性。未來,科室將繼續秉持“以患者為中心,精準治療與人文關懷并重”的理念,為更多人點亮希望的火種。
責任編輯: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