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江蘇省政府印發了《關于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政策措施》)。1月18日,江蘇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江蘇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等負責人出席會議,并就《若干政策措施》進行了詳細解讀。
【資料圖】
去年江蘇經濟回穩向好,呈“V”字形走勢
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沈劍榮表示,過去一年,江蘇經濟持續恢復、回穩向好,呈現“V”字形走勢,展現江蘇經濟具有較強的韌性和活力。預計經濟總量超過12萬億元,又跨上了一個萬億元的臺階,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4.3萬元,增速回彈幅度居東部沿海經濟大省前列,可以說,經濟的基本盤越做越大、越做越強。
2023年,江蘇省發展改革委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會同省有關部門評估梳理存量政策、研究謀劃增量政策,在深入分析當前經濟運行情況、廣泛聽取市場主體意見的基礎上,總結省內有關地區好經驗好做法,起草形成了《若干政策措施》。
《若干政策措施》有四個特點
據介紹,《若干政策措施》有以下四個特點:一是在具體內容方面,聚焦經濟運行中困難問題和薄弱環節,著力打通堵點卡點難點。二是在政策制定方面,突出“干貨”和“含金量”,存量政策 增量政策共同提升市場主體獲得感。三是在實施時間方面,既考慮全年,又著眼當前。四是在推進實施方面,充分發揮省級層面協調作用,強化省市縣三級聯動,提升政策執行效率和實施效果。
《若干政策措施》共12個方面42條
據介紹,《若干政策措施》共12個方面42條:
第一部分,持續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共4條,包括對住宿餐飲等行業納稅人和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上半年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對生產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減免增值稅等。
第二部分,強化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共6條,包括設立中小微企業紓困專項貸款,實施支持制造業等更新改造設備優化政策,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對部分行業加大票據融資支持力度等。
第三部分,加大援企穩崗力度。共3條,包括延續實施社保降費、穩崗返還等政策,支持企業連續生產、春節期間穩崗留工等。
第四部分,幫助企業減輕負擔。共3條,包括強化水電氣生產要素保障,階段性緩繳工程質量保證金等。
第五部分,降低物流成本。共3條,包括降低客運、貨運車輛通行費,降低主要港口集裝箱運輸車輛通行費,加強郵政快遞人員物資保障等。
第六部分,著力恢復和提振消費。共4條,包括支持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建設和促消費工作,安排專項資金支持文旅行業恢復發展,及時宣傳出入境旅游政策等。
第七部分,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共4條,包括通過試行用地承諾制等方式加大重大項目建設推進力度,支持引導民間投資發展,強化市縣重大項目資本金配套等。
第八部分,促進外貿外資穩中提質。共4條,包括安排財政資金支持外貿穩中提質,推動優質企業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加強重點外資項目調度服務等。
第九部分,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共3條,包括支持剛性和改善性購房需求,支持房地產業合理融資需求,優化調整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政策等。
第十部分,大力支持防疫藥品器械生產研發。共3條,包括支持創新藥、創新醫療器械研發,減免相關藥品、醫療器械注冊費、產品檢驗收費等。
第十一部分,著力提升醫療保障能力。共3條,包括安排財政資金支持持續做好疫情防控,加大醫保對基層醫療機構傾斜支持力度等。
第十二部分,優化提升政府服務。共2條,包括優化信用修復服務,加強對民營企業法律服務等。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沈劍榮表示,《若干政策措施》涵蓋的政策點約150多個,每個點都需要各個層級全面準確落實到位、落到各個市場主體。接下來的任務就是狠抓《若干政策措施》落地落實,使得市場主體能夠盡快享受到政策紅利。省級層面將建立聯席會議機制和政策實施評估機制,這也是搜集問題、解決問題的機制。在政策落實過程中,充分調動省市縣三級聯動積極性,不斷搜集問題、解決問題,優化調整政策。
來源: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許崇靜
關鍵詞: 江蘇出臺42條舉措為市場主體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