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11月9日電 四大證券報內容精華摘要如下:
中國證券報
(相關資料圖)
??碳達峰實施方案密集出臺 注重一致性與地方性結合
湖南省人民政府日前印發《湖南省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十五五”期間全省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初步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政策體系基本健全,順利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記者梳理發現,近半年來已有超過10個省區市,多個行業和領域先后出臺碳達峰實施方案。業內人士表示,《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兩份頂層設計文件已經出臺滿一年,后續各地區、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實施方案及相關支撐保障方案發布將更加密集。
???10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量同比增75.2% 出口環比增長超100%
11月8日晚,乘聯會發布2022年10月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報告。數據顯示,10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量達184.0萬輛,同比增長7.3%。其中,新能源乘用車市場表現依舊搶眼,零售量同比增長75.2%;出口持續強勁,環比增長超100%,成為車市增長的一大亮點。乘聯會表示,隨著冬季來臨和秋收完成,農村地區的購車熱情逐步釋放,新能源車和中低端燃油車市場也將逐步升溫。
??世界杯開賽在即 上市公司積極把握商機
近期將舉行的足球世界杯受到資本市場關注。我國品牌大手筆贊助熱度不減,眾多上市公司亦緊緊把握商機,并通過互動易平臺介紹公司參與世界杯的情況。業內人士表示,世界杯將推動電子大屏、體育彩票、休閑食品等產品銷售增長。
上海證券報
??上交所與央企雙向賦能 打造央企綜合服務示范模板
近日,上交所分別與航空工業、航天科工、中國華電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長久以來,上交所積極發揮資本市場對服務央企的配置資源和服務創新主體作用,相互成就、雙向賦能。以本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為契機,上交所表示,下一步將與3家央企集團在擬上市公司培育、重組上市、市場融資、投資者關系等方面發揮各自優勢,深化務實合作,推動提高央企上市公司質量,完善公司治理水平,實現共贏發展。
??年末機構調研頻次大增 計算機和醫藥等行業受關注
近一個月來,A股市場跌宕起伏,但機構調研熱情卻急劇升溫,其間甚至創出今年以來機構單日調研次數的峰值。目前,各類機構正在加緊年末考察,提前布局明年行情。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機構調研聚焦計算機、醫藥等領域,與資金加倉方向趨同。
??釩電池儲能商業化提速 相關公司加碼布局
今年四季度以來,釩電池儲能商業化進程正在加快。近日,中核匯能1GWh全釩液流電池儲能系統開標,這是國內全釩液流電池儲能系統迎來的首個GWh級別集采開標。中標候選名單中,包括大連融科、偉力得、液流儲能、國網電科院武漢南瑞、山西國潤儲能等5家企業。中標候選企業背后不乏A股公司“身影”。其中,大連融科、偉力得、液流儲能都已與A股上市公司合作,而國網電科院武漢南瑞的大股東為國網英大。
證券時報
??深圳券商分支機構9月成績揭曉 利潤總額環比降近三成
近日,深圳證券分支機構9月業績如約出爐。據深圳證券業協會數據,深圳證券分支機構未能維系8月份回暖勢頭,9月份除了員工數量環比略增,其他指標悉數下滑,其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合計分別為9.97億元、2.79億元,環比下降15.37%、29.78%。同比來看,深圳證券分支機構前三季度業績也出現了兩位數下滑,97.37億元的營業收入、30.27億元的利潤總額,分別同比下降11.04%、19.96%。
??比亞迪明年初將推高端品牌 最高單價150萬元
11月8日,記者從比亞迪處獲悉,公司旗下高端汽車品牌定名為仰望。該品牌的產品定價區間或鎖定在80萬元~150萬元之間,預計在2023年初正式發布。比亞迪方面表示,在全球汽車變革的浪潮之中,中國汽車正在加速崛起,仰望汽車將以顛覆性技術與前瞻性設計打造品牌與產品,致力于為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極致性能新體驗。同時,仰望汽車也致力于成為中國高端汽車品牌的代表和標桿。
??基建發力 挖掘機內銷月環比兩連增
10月挖掘機銷售情況出爐。數據顯示,挖掘機國內銷量9月以來逐月走高,體現國內基建需求持續發力;出口銷量繼續維持高增長,中國制造供應全球現象明顯。內銷、出口合力推動挖掘機10月銷量增速達年內最高,為四季度的全年收官打響開門紅。
證券日報
???透視“A拆A”版圖:粵京浙三地母公司最積極 66家選定創業板或科創板上市
記者據上市公司公告不完全統計,自2019年底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以來,截至今年11月8日,先后有93家A股上市公司推進分拆子公司至境內交易所上市,已有17家子公司成功登陸A股。從擬上市目的地來看,有66家選定“雙創”板塊(創業板、科創板分別為46家、20家),占比71%。從地域分布來看,籌劃“A拆A”的母公司主要集中于廣東省(23家)、北京市(13家)、浙江省(11家)等三地,合計47家,占總數量(93家)的51%。
??千億元市值車企赴貴州“搶鋰” 廣汽集團欲“補鏈強鏈”爭奪產業話語權
近期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再次高漲,現價一度逼近60萬元/噸。這讓不少車企“如坐針氈”。當上游原料采購成本越來越高,且整個汽車產業鏈利潤又大幅向上游傾斜時,拒絕為上游廠商打工、通過“補鏈強鏈”擁有話語權,成為不少車企的共識。11月8日,A股市值近1300億元的廣汽集團聯手東陽光赴貴州“搶鋰”一事備受市場關注。對此,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向記者表示:“車企要強化自身話語權,可以向上游深度布局,不光要控制動力電池生產,還需布局鋰礦開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