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馬冠生主持學術會議
會議聚焦近年來在抗衰研究中受到廣泛關注的核心代謝分子NAD?,圍繞其在能量代謝、衰老調控、器官健康及營養干預中的最新研究成果與實踐路徑展開分享。來自科研機構、高校醫院、平臺企業和健康媒體的專家與代表共聚一堂,共同探討如何以科學的力量回應衰老挑戰,推動健康中國戰略落地。此次學術會議由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營養素養分會學術支持,新華網媒體支持,Swisse PLUS、京東健康提供公益支持。
專家匯聚共探健康衰老科研前沿
會議由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營養素養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馬冠生主持開場。馬冠生指出:“衰老是許多慢性病的重要基礎過程,延緩衰老并健康地老去,是新時代人群的共同期待。而NAD?作為細胞代謝的關鍵輔酶,正日益成為衰老干預研究的重要突破口。”
開幕式上,來自公益支持單位的兩位代表分別致辭。健合集團科學交流與產品培訓部總監劉威表示:“企業應以科研為源頭,讓抗衰理念回歸真實、透明、可信的內容建設”; 京東健康營養保健業務Swisse品牌采銷經理莊軒暢分享道:“平臺用戶對抗衰老營養素的關注持續升溫,我們希望通過權威科普內容,幫助消費者做出更科學的健康決策。”
與會專家和嘉賓合影
學術報告呈現NAD+研究多維度進展
在學術報告環節,分別來自基礎研究、臨床醫學與國際高校的權威專家帶來了前沿分享。北京大學代謝與功能形態學研究實驗室負責人鄭瑞茂帶來報告“NAD?與能量代謝調控”,深入剖析NAD?在細胞功能維持、炎癥調控和慢病干預中的核心作用。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於邱黎陽作題為“NAD?的代謝感知與調控:邁向精準抗衰的路徑探索”的演講,介紹了其團隊在NAD?快速檢測技術、生物發光探針和個體差異響應方面的創新研究,提出了精準干預NAD?的新策略。
奧克蘭大學生物工程研究院陸雋分享了“NR含量功效差異及復配優勢”,從營養代謝建模出發,探討了NAD?前體物質NR(煙酰胺核糖)在吸收效率、安全性及營養復配中的優勢和實際應用價值,分享了NR含量功效差異與數據實證的安全性相關信息。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主任 楊麗麗則以“NAD?在肝臟代謝過程中的核心作用”為題,講解NAD?在肝臟代謝中的作用,為NAD?干預提供了器官靶點視角。
圓桌對話:讓“抗衰老”成為社會共識
隨后,《健康衰老的科研共識與公眾溝通》的圓桌論壇展開,由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營養素養分會副秘書長吳佳主持。新華網食品頻道主編郭良指出,媒體在傳播抗衰內容時,首要任務是辨別“真科學”與“偽希望”;劉威強調企業需基于科研構建可驗證的營養表達,并介紹了Swisse PLUS與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合作的細胞新生瓶真人實測研究信息,向公眾實證產品科學可靠;莊軒暢分享平臺用戶對“NAD?補充”“NR產品”等關鍵詞的高頻搜索,呼吁建設可信營養標簽體系。健康博主金葉則分享了作為面向普通大眾的健康傳播者,哪些抗衰的傳播內容最能引起共鳴,又是如何在流量與科學之間找到平衡。
圓桌對話《健康衰老的科研共識與公眾溝通》
從科研到公眾讓“科學抗衰”走得更遠
會議最后,馬冠生總結道:“從基礎研究到平臺傳播,我們今天看到NAD?已經不僅是科研熱詞,更開始走向健康生活的實踐前沿。科學抗衰不是口號,而是一場需要科研、媒體、企業和大眾共同參與的協作。”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推進,NAD?的研究與轉化正成為“健康老齡化”議題中的重要一環。本次會議的舉辦,不僅推動了科研共識的交流,更為構建科學理性、廣泛參與的抗衰生態系統提供了有益探索。
關鍵詞: